□许庆光
据石榴云/新疆日报报道,“和田夜市”项目日前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新疆体量最大、功能最全、业态最丰富的夜市集群。斥资8亿元对“和田夜市”品牌与市场提档升级,彰显出新疆立足自身特色,以融合思维建设文旅新地标的不懈追求。
去和田你会打卡什么?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去和田夜市吃酸奶粽子、看特色歌舞。在各方的用心经营下,“和田夜市”成为和田乃至新疆颇有名气的文旅地标。但无论是老和田夜市还是和田夜市(环湖店),产业业态相对单一,就业容量有限,品牌内涵不够丰富多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和田夜市”地标品牌的发展。
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坚持集群、链式、融合发展,才能把特色品牌做大做强。“和田夜市”项目的落地建设,正是契合了这一发展趋势,有助于推动文化、旅游与城市的相互赋能,实现文旅产业资源的价值转换,为新疆建设文旅新地标带来有益启示。
横向上,要以“业态+业态”方式建设新地标。“独木不成林,百花方为春”的道理,在当今文旅地标的建设中同样适用。“和田夜市”项目着力融合多种产业业态,让历史人文与时尚相融,大大延展了地标品牌内涵。精准捕捉人们消费心理,把美食与购物、休闲与娱乐、民宿与演艺等业态结合起来,把经济与社会、历史与人文、认知与审美等功能丰富起来,才能更好满足人们差异化、多元化、多样化的需求。
纵向上,要以“传统+现代”理念建设新地标。文旅地标的建设,既要守正、保持传统“原色”,也要创新、融入现代“流行色”。“和田夜市”项目在设计中吸取了和田本土元素,以及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同时注重全息投影、智能交互等现代手段的运用,让游客可沉浸式感受丝绸之路文化魅力。找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让地域民族特色凸显,把流行时尚元素嵌入,与周边环境协调,与城市文化融洽,与大众审美统一,文旅地标才能有特色、有味道,让人记得住、记得牢,否则就是缺乏灵魂的躯壳、没有生命的钢筋混凝土。
立体上,要以“文化+旅游”思维建设新地标。文化和旅游密不可分,要求我们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除原有美食项目外,“和田夜市”项目把玉石巴扎、黄金巴扎和团城老街纳入其中,建成后将成为和田新的城市“会客厅”。丰富文化内涵,完善服务功能,拓展新业态,延长产业链,打造一批充满文化味的体验性、参与性、互动性项目,为游客提供差异化、高品质的深度旅游体验,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方能让文旅地标在与公众的“紧密连接”中收获持久口碑。
文旅地标体现一个地方的内在品格、外在形象,事关旅游兴疆战略的实施。遵循发展规律,践行新发展理念,树立融合创新思维,一个个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文旅地标定能矗立在天山南北,顺应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