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来源:自治区社会保险管理局

5月18日,市民在乌鲁木齐市社会保险中心办理相关业务。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邹懿摄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李琳
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上全面发力,覆盖范围持续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基本建成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养老金每月足额发放,让我们晚年生活无忧。”“医保让我看得起病用得起药!”……一声声赞叹的背后,是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持续努力。
围绕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新疆以更积极的进取精神勇闯社会保障领域改革深水区。
2015年,自治区将城乡分设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整合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16年,企业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双轨”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并轨,形成职工养老和居民养老两大制度平台,填补了部分群体缺乏保障的制度空白,制度设计更加普惠公平。
2016年,自治区在逐步规范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的基础上,实施城镇职工大病保险制度以及覆盖全民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制度。2018年,自治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整合并轨,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正式运行。2019年底,自治区15个统筹地区(含区本级)全部完成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工作。
2016年1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了自治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协调小组,对全民参保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安排;2017年,建立了自治区集中的全民参保数据库,为分类施策、精准扩面提供支撑;2018年起,持续开展农村居民参保、中小微企业参保、个体灵活就业人员参保、为工程建设项目中的农民工撑起工伤保险保护伞的“同舟计划”等参保扩面专项行动;今年,自治区又实施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工作,新业态就业人员社保权益保障迈出实质性步伐。
随着全民参保计划的深入实施,截至2021年底,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336.8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313.9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368.96万人,全区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2061.30万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全区累计发行社会保障卡2088.1万张,越来越多的劳动者纳入到社会保障安全网内。
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上调,失业保险保障范围不断扩大,工伤(亡)职工工伤保险待遇连续调整……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积极健全并落实各项社保待遇正常调整机制,全区民生保障水平仍在不断提高。
自治区还持续在社保经办服务上下功夫。2015年,首次开通社保业务网上办理大厅,多数业务可线上办理;2017年,开通了社保业务手机办理,包括退休人员待遇资格认证在内的多种业务实现“掌上办”;2021年,社保查询、个人参保停续保、待遇资格认证等社保业务延伸到部分银行网点。2020年5月,医保电子凭证正式上线,全区医保服务迈入“码时代”,参保群众实现线下扫码、无卡结算;2021年底,全区14个地(州、市)全面实现疆内医疗救助住院医疗费用“一单”结算……一项项利民便民的举措落地有声,获得群众好评。
自治区社会保险管理局总会计师王巍介绍,按照自治区党委十届三次全会部署,将做好各项社保待遇的调整增发工作,确保各项社保待遇足额支付;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社保费缓缴等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助力保市场主体稳就业;深入推进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主动融入(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融入更大范围的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一网通办”,持续用力推动社保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