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赵春华
从新疆出发,到兰州、西安,再往上海、北京,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人力资源市场处处长王全眼中,这条求才之路并不远,他说:“无论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还是质量强区战略,新疆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储备。对人才,新疆求贤若渴。”
3月29日至4月10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有人才引进需求的企事业单位开展春季面向高校毕业生人才引进招聘活动。除了首场在乌鲁木齐市举办的招聘会,还分别在兰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5所高校开展了招聘活动。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设立100亿元人才发展基金,出台一系列关于人才引进培养的政策,还有不断向更远处延伸的求才路,都体现了新疆对人才的渴求和重视。而科学的培养规划和充足的发展空间,细致入微的关怀和体贴,则是新疆珍惜人才、努力拴心留人的温度所在。
新疆发展潜力强劲
吸引人才,首先要了解人才看重什么。截至4月12日,新疆2023年春季面向高校毕业生人才引进招聘会线上线下共计报名9730人次,达成就业意向3903人次。谈起为什么将事业的起跑线设在新疆,高校毕业生提到的高频词是“发展”和“潜力”。
4月1日,兰州大学站,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葛小田仔细地向用人单位了解岗位需求。“我曾在阿勒泰支教,通过朋友圈,我看到了那里发生的巨大变化,新疆发展的蓬勃生机坚定了我的选择。”
“随着新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紧缺人才培养工作也不断加强,这给了我返乡的底气和信心。”4月4日,在西安交通大学站,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吾格兰木·吾斯曼专程赶来参加招聘会,她说,不只是我,身边很多新疆籍同学都看好家乡的发展前景,时刻准备回到家乡,建设家乡。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让新疆从祖国的大后方走到了开放的最前沿,面临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又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今天的新疆处处蕴藏着发展新机遇。”4月7日,复旦大学市场营销专业博士研究生杨建华向招聘人员递上了自己的简历。“新疆高质量发展需要不断健全人才培养梯队,希望我能在那片热土上实现自己的价值。”
按需引才待遇优厚
引进人才要瞄准“需”处发力。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核科学与技术、文物保护与修复……每场招聘会上,各行业都在围绕吸引急需紧缺人才做文章。
除了打出年薪20万元+、30万元+的待遇牌,帮助高层次人才解决配偶工作、子女入学入托的亲情牌外,围绕人才实际“一事一议”、柔性引才也是用人单位的挖“宝”神器。
4月4日,雨中的西安有点冷,但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流体力学专业核工程博士研究生纳维德在招聘会上感受到了来自新疆的暖意。
“终于等到我们想找的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人事教育处处长林健博向纳维德伸出双手,“30万元+年薪只是基础,研究所还将根据你参与重点实验室、重大项目的情况,为你量身定制待遇标准和职业发展规划。”
“我们还设置了‘伯乐奖’,为研究所推荐并成功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信息的研究所职工和在学研究生,将按照引进人才的级别给予5000元至10万元每人次的奖励。”林健博说。
不到半小时,陕西师范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阿卜力孜·阿卜来提的简历就被用人单位一抢而空。
“我们可以提供2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我们会按副教授级别发放两年津贴”……用人单位纷纷向阿卜力孜伸出橄榄枝。新疆工程学院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处长杨磊提高音量:“阿卜力孜博士,您可以去企业挂职开展项目研究,待遇由学校兑现!”
杨磊说,为了充分激发人才动能,新疆工程学院从去年开始实施校企人才共享计划,既为引进人才提供科研平台,又为企业解决科研攻关的人才供给。突破地域、行业界限对人才流动的限制柔性引才,为高校在读博士后赴新疆开展相关项目研究搭建桥梁,在读博士后可参与学院教学科研,除申请享受自治区各项人才政策外,学院还会落实相应待遇。
竖立人才进步阶梯
新疆2023年春季面向高校毕业生人才引进招聘人数共149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占一半以上。
“引进人才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新疆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也促使我们创新方式方法,完善工作举措,大力推动人才引进。”王全说。2022年,自治区出台了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围绕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各类引才活动,并对成效明显的机构给予奖励,这必将吸引优秀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来疆开展服务,拓宽引才通道。
实现人才全面发展,不仅要搭建好引进人才的桥梁,还要竖立起人才进步的阶梯。2022年,新疆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设立100亿元人才发展基金,支持重点产业项目、重要建设工程、重大科研平台、关键民生领域等人才培养引进。实施“天山英才”培养计划、“天池英才”引进计划、行业领域人才培养项目等重大人才项目,推动人才队伍建设。
“我身边很多北大、浙大毕业的博士研究生都选择去新疆发展事业,不仅入职手续简化,效率提高了,项目申报、科研资金保障等各方面支持力度都很大。”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专职辅导员阿卜杜米吉提·艾麦提说。
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2020年由中国科学院高层次人才计划引进新疆的胡伦博士,刚刚带领他的团队完成《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新疆民族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中期进展报告,此项目2022年入选了中科院西部之光交叉团队项目。
2020年至今,胡伦在高水平期刊和会议上共发表论文40余篇,是名副其实的高产博士。“研究所为我配备了科研秘书,让我从繁琐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专心搞科研。每年有针对性地为我的团队补充硕士、博士,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团队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胡伦说,得益于这种贴心的人才服务,他才能心无旁骛投身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