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4日,温铁军教授(前左二)来到哈巴河县调研乡村振兴时,在萨尔塔木乡库尔米希村“守艺工坊”了解刺绣工艺传承情况(资料片)。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魏永贵摄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魏永贵 张婷
岁月安好,桦林静谧。几十年来,地处哈巴河县白桦林景区的库勒拜镇喀英德阿热勒村接纳着无数寻梦的人——画家在这里思索色彩,诗人在这里发现灵感,摄影师在这里捕捉光影,情侣们在这里立下誓言。
北纬48度,走进喀英德阿热勒村,犹如走进一个童话世界。如今,小村牧歌依旧,梦想却有了更大的舞台。
近两年来,喀英德阿热勒村建起了白桦岛研学艺术营地,一批艺术家签约入驻;村民们纷纷开起了民宿,民居变得越来越漂亮;村里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得到修缮改造,村容村貌大变样。
变化来自于温铁军工作室的进驻。
2021年9月,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领衔,设立了温铁军工作室。两年多来,温铁军工作室为哈巴河县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决策咨询,并指导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目前,温铁军工作室倾力打造了包括喀英德阿热勒村在内的多个改革示范村,实现了干部观念大转变、产业模式有创新、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批农牧民从中受益。
一社多部
生产要素变金融资产
“没想到咱村里也有了咖啡馆,还能免费学手艺。”7月3日,在白桦岛研学艺术营地的“西北极”咖啡厅,村民王金花正在向温铁军工作室请来的咖啡师学习。
这个研学艺术营地由村里的文旅合作部建设。2022年,哈巴河县把喀英德阿热勒村列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由温铁军工作室设置改革方案,村里建立了“一社多部”村社联合社体系,即,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下设供销合作部、文旅合作部等经营部,形成理事会监督、理事长负责的运营机制。各部均由股份经济合作社参股或控股,年底按效益和股份给全体村民分红。
“一社多部”的建立,使喀英德阿热勒村静态的“生产要素”变成动态的“金融资产”,激活了内生发展动力。
2022年,喀英德阿热勒村盘活闲置村集体土地,改建成白桦岛研学艺术营地和旅游服务中心,并建成家庭别墅式轻奢民宿1栋,带动村民自建和提升改造民宿10多家,有力推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2022年,该村集体经济收入59万元,人均纯收入2.7万元。
今年5月初,温铁军教授来到哈巴河县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在加依勒玛乡拜格托别村,温铁军详细询问了村集体收入的来源、村级产业发展和村民增收情况。拜格托别村也是哈巴河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已基本完成了村资产确权,即将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要让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覆盖村里的全部资产。”温铁军说,抓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要从集体资产确权、明确农民的资产和权益、组建经营主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等方面入手,为村集体资产的统一调配、统一运营打好基础、搭好框架。
“温铁军教授对拜格托别村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做了指导,我们对这项改革的认识更加深入了。”加依勒玛乡党委书记刘金玉说。
守艺工坊
思路一变天地宽广
右手捏针,左手捧布,一丝丝彩线在绣娘们的手中上下飞舞;室外,伴随着清脆的敲打声,67岁的制刀匠人司马义·赛平在认真打制小刀,工坊里一把把精美的哈萨克小刀就出自他的手。
在哈巴河县萨尔塔木乡库尔米希村“守艺工坊”里,一位位民间匠人沉浸其中,游客们聚在一起看得出神。
2022年7月,萨尔塔木乡政府与温铁军工作室一起调研了全乡手工匠人的分布与从业情况。根据调研结果,温铁军工作室深度挖掘当地手工刺绣、小刀、冬不拉、马鞍制作技艺和文化内涵,精心设计了这座“守艺工坊”。工坊集艺术创作、产品展销、文化活动、研学教育、手工体验和技术培训于一体,深受游客喜爱。
“这座漂亮的工坊让乡亲们开了眼界。大家说,没想到这些老手艺竟然这么受欢迎。”7月3日,萨尔塔木乡党委书记汪九龙说。
改变观念的不仅仅是村民。两年来,温铁军工作室结合哈巴河县推出的“乡村振兴·头雁工程”培训工作,发挥自身优势,邀请国内农业农村领域众多专家学者来哈巴河,讲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产融合发展等课题,并分批派各乡(镇)负责人、村“两委”负责人、农村致富带头人等乡村振兴“头雁”前往各省市先进村学习。
哈巴河县委副书记、县长加尔肯·热夏提说,哈巴河县把抓培训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点工作,将发挥好工作室的作用,抓好“乡村振兴·头雁工程”培训,开展“乡村振兴·逢七开讲”讲座,为乡村振兴培养更多人才。
举办首届生态农耕节、推出“艺术家驻地计划”、举办“我去新疆找朋友”乡村公益研学活动、打造“慢耕漫游”农庄、启动“美食养成计划”、培训村民线上销售农产品……温铁军工作室的一项项活动、举措,让各乡村干部群众受益匪浅。阿克齐镇阿克齐村在温铁军工作室的帮助下,打造了“我家的菜园”,28亩集体菜地被切分成100平方米一块,每块每年认养价格450元,受到城镇居民欢迎。阿克齐镇党委书记夏尔巴提·阿力肯说:“思路一变天地宽,是温铁军工作室的各项讲座、培训,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
建言献策
汇聚乡村振兴力量
“2022年,我们按照有机标准种植的花芸豆,村合作社以每公斤高出市场价5元的价格收购。村里还请温铁军工作室团队成员在网上发布销售信息,销售价格也比较高。”喀英德阿热勒村地处黑土带,土壤肥沃,种植的花芸豆品质优良。村民康忠虎说,在温铁军工作室的帮助下,村里成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很多村民不再出门务工,在家门口就能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立足边疆生态禀赋、人文特色和产业优势,以人才培训激发新思路,以打造试点村搭建新平台。我们期望能为乡村振兴踏踏实实地做一点事。”温铁军工作室团队负责人白亚丽说。
作为乡村工作者,白亚丽曾经在湖北省神农架、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等多地开展过乡村建设调研,并投身于具体的乡村建设实践中。在哈巴河县,白亚丽带领温铁军工作室成员走进牧民家中调研,帮助牧民设计牧家乐和民宿,给各乡(镇)、村提供政策咨询服务,联系专家团队为哈巴河县农业农村工作建言献策。两年来,她跑遍了哈巴河县的沟沟坎坎,与很多村干部、牧民相处得就像一家人。
“我的两个孩子都从北京来到了哈巴河,在这里借读。”谈起在哈巴河县的生活,白亚丽说,孩子们来到哈巴河后,很快就与社区里各个民族的孩子们玩在了一起。
在喀英德阿热勒村,温铁军工作室成员武明明2021年就把妻子和当时才两岁的孩子接到了村里。武明明的工作很忙,不少村民都帮他看过孩子。
“库尔米希村‘守艺工坊’开始施工那一阵,工作室的闫利霞既要与场外设计师沟通,又要对接现场施工队,每天都扛着大卷小卷的设计图纸泡在工地上。”白亚丽说,“我们的团队成员很优秀,这两年多能够坚持下来,很不容易。”
“乡村振兴需要群策群力,需要坚守和付出。”阿勒泰地委宣传部驻拜格托别村“访惠聚”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荆合金说,“温铁军工作室这些年轻人来自天南海北,他们来到哈巴河帮助推动乡村振兴,很令人感动。我们一起携手,汇聚乡村振兴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