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吉木乃海关聚焦外贸发展新形势,将法治思维深入到海关执法与企业经营活动中,口岸的蓬勃活力逐渐释放。今年前三季度,吉木乃口岸进出口货运量17.78万吨,同比增长106.5%。
畅通堵点
推动口岸贸易发展
伴随着一声笛鸣,吉木乃口岸货场上等待出口的80辆自卸汽车依次排开,缓缓驶出国门。今年以来,该口岸商品车出口保持持续增长,前三季度累计出口超1.6万辆,创5年来新高,成为吉木乃口岸新的经济增长点。
此外,吉木乃口岸今年农副产品进口量持续攀升,前三季度进口量超2022年全年进口总量,其中进口水产品约占全疆7成,位列全疆进口量首位。吉木乃海关急群众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一方面千方百计提升产品通关效率,尽快让进口农副产品完成从口岸到餐桌的全过程;一方面严格履职,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吉木乃海关持续畅通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优化监管流程,推进无纸化作业,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目标,发挥一关通四国的地理优势、叠加政策优势,释放改革红利,通联内外,高效进出,推动口岸贸易蓬勃发展、日益兴盛。
普法宣讲
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今年以来,吉木乃海关持续开展“滴灌式”精准普法,指导企业用好用足政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普法宣传效果也日益凸显。
“这次普法活动真是一场‘及时雨’,不仅满足了我们对政策的渴求,还启发了下一步发展的思路。”近日,在吉木乃海关报关大厅政策宣讲会现场,企业代表孙龙听完政策宣传讲座后深有感触。
“针对前期收集的企业需求,我们准备好政策‘大礼包’举办了此次宣讲会,普法对象要了解什么,我们就宣讲什么;普法对象有什么需求,我们就积极寻找改革推进的切入点。”吉木乃海关副关长黄成表示。
这样的“政策礼包”只是吉木乃海关扎实开展普法宣传的一个缩影。为打通惠企便民政策“最后一公里”,吉木乃海关坚持“零距离”式服务,充分发挥海关业务专家、公职律师和法治联络员的专业优势,深入企业开展政策法规宣传活动,以优质的口岸营商环境,激发外贸新动能。
化解争议
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这个车辆币制申报错误不是我们的责任,不应该处罚我们公司。”近日,一家汽车进出口贸易公司不愿意配合海关进行行政处罚。
面对这种情况,吉木乃海关耐心听取企业的陈述意见,原来是企业将正确的报关资料交由报关代理公司后,报关员在录入商品信息时将币制填写错误,导致了申报不实影响海关统计的事实后,理应由报关公司承担法律责任。在厘清企业和报关代理公司之间的法律责任后,吉木乃海关妥善处置,进行了更加公正严明的行政处罚,将行政争议化解在执法一线。
在日常执法中,吉木乃海关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采用“了解诉求、安抚情绪、说理执法”的“三步调解工作法”,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充分听取并积极回应其陈述、申辩意见,帮助其分析缘由,做好释法说理,引导相对人自愿选择调解的争议解决方式。
吉木乃海关认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基层作为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战场作用,坚持情、理、法相结合,通过建立常态化预防、全范围覆盖、闭环式管控“三位一体”行政争议解决机制,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努力实现最佳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
(伏艺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