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玛依古丽·艾依提哈孜
参观博物馆,你或许曾有过这样的感受——对某件文物非常感兴趣,简短的文字介绍却无法解答心中的谜团。但在新疆博物馆,这个问题的解决有了一种全新的方案——推出沉浸式文创舞台剧《千年之语》,帮助观众了解国宝文物的前世今生,从“旁观者”变成“融入者”。
《千年之语》共分为“龟兹乐舞”“绮梦踏歌”“小河公主”“音韵和鸣”“五星出东方利中国”5个篇章,以古代新疆地区和中原地区在文化上同根同源、交流交融的历史史实为主要内容,见证了新疆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的双向奔赴,对于文物讲解来说,它是一部制作精美的舞台剧;对舞台剧来说,它又是服装等细节都很严谨的历史。
天山南麓的夜幕刚刚降临,夕阳最后一丝余晖点燃了篝火,也点燃了丝绸之路上龟兹人的乐舞,“龟兹乐舞”对克孜尔千佛洞第76号石窟壁画上的乐舞形象进行了创造性“活化”;而“小河公主”则以罗布泊小河墓地出土的文物为原型,呈现了3000多年前人们的生活场景。
有了全息投影将文物与生活场景有机地联系起来,国宝文物一改“严肃”的形象,以鲜活的姿态走向大众,以贴近现代生活的方式快速“破圈”,受到游客特别是年轻人的青睐。“沉浸式技术的运用大大提高了人们走进博物馆、了解馆内文物的兴趣。《千年之语》就是以VR、虚拟现实互动的形式让游客全景式参观新疆古遗址、体验文物修复,通过乐、舞、剧的融合走近新疆文物、了解新疆历史。”谈起建设沉浸式博物馆,新疆博物馆文创部主任关懿如数家珍。新疆博物馆对此做过很多尝试,如运用“5G+AR”技术的魔法相机,吸引青少年以更有趣的方式参观博物馆,倾听文物故事等。
《千年之语》推出后,游客在可知、可感的文化体验中,切实感受“科技+创意”与历史文化有机融合的魅力。“龟兹乐舞”篇章中细致、真实地还原了古龟兹舞者曼妙的舞姿,让千年的历史流动在舞者的举手投足之间;“绮梦踏歌”篇章则将唐代仕女俑与前来参观的游客联结起来,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古今文化碰撞的魅力。
“我参观过很多地方的博物馆,还是第一次看到博物馆里的文创舞台剧,很新鲜也很感动,充分展现了中华大家庭的血脉相连。”看过演出的游客在马蜂窝平台游记中这样写道。还在读中学的马思阳说:“许多课本上出现的历史知识在这里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很容易记住。”
《千年之语》作为一台“文物活化舞台剧”,除展示艺术效果外,更承担着科普、教育等任务。它力求让沉睡千年的文物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舞台上,这是最大的难点,也是很大的挑战。仅服饰造型设计就有别于一般舞台艺术作品,不仅要保证舞台艺术的表演水准,还要保留历史原型的质朴感和韵味。该剧服装团队在以历史为基础的同时,将历史服饰特点、文化风情融会贯通,找到了文物与艺术创作之间的平衡点。新疆博物馆党委书记何嘉表示,新疆博物馆一直以丰富的馆藏文物作为体验创作源泉,《千年之语》围绕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传承与创新,将古老的历史文物和遗迹与现代技术、美学、艺术相结合,打造文化传承新格局,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多维度传播,让博物馆的参观者可分享、可体验、可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