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赵梅
“1880年5月,69岁高龄的左宗棠满怀‘壮士长歌,不复以出塞为苦也,老怀益壮’的豪情携棺进疆,驻屯哈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左宗棠‘舆榇出关’……”前不久,在首届“博协杯”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决赛现场,哈密市文博院讲解员马云身着亮眼的艾德莱斯绸旗袍,声情并茂讲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故事,感染了众多听众。经过激烈角逐,马云最终在大赛中赢得专业讲解员组一等奖。
95后的马云进入哈密市文博院工作不足4年,但已参加了大大小小比赛数十次,并在9次比赛中获得过奖项。“每次比赛结束,我都会总结自己的不足。”马云说,此次比赛结束后,她特意录制了多名优秀讲解员的视频,“希望能学习到他们的长处,自己也会在下次发挥得更好。”
马云上大学时学的是广播电视专业,她原本在媒体工作,因为喜欢历史,4年前改行成为哈密市文博院的讲解员。“刚开始以为只要把讲解词背下来,就可以一劳永逸了。干了一段时间才发现,这是一份需要不断学习的工作。”马云说,因为面对的观众来自各行各业,有普通游客,也有历史文化爱好者,甚至还会遇到专家学者,“仅靠背诵讲解词并不能满足观众的需求,想干好讲解员工作,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才能给观众‘一杯水’。”意识到不足后,她开始努力学习,不断充电,想办法装满“一桶水”。
一个月前,在经过初赛、半决赛后,马云接到进入全国博物馆讲解大赛决赛的通知。“单位很快为我选好了‘一方左公碑一段家国史’这个讲解主题。”马云说,这一主题成为自己后来获奖的关键所在,“哈密是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战略要地、善后治理的驻节之地。这一主题在传承左宗棠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助力哈密市打造左宗棠文化哈密品牌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马云拿到讲解主题后,立刻进入备战状态。“选服饰也是重要一环。”她说,工装和裙装难以凸显出新疆选手特点,在咨询了多位主持人和参赛选手后,她为自己定制了艾德莱斯绸旗袍。
服饰问题解决后,她需要快速掌握讲解词。“同事为我找来了40页的文献资料,我又仔细观看了有关左宗棠的纪录片、舞台剧等。”经过一个月练习准备,她对左宗棠生平事迹了如指掌。
比赛前一个星期,哈密市文博院为马云安排了一次比赛彩排。“讲解彩排结束以后,专家指出我的讲解‘严肃有余,自信不足’,缺乏松弛感。”马云后来总结分析,应该是自己对讲解的熟练度还不到位,于是,她又在视频前反复练习,终于找到了那种松弛感。
从最初当众讲解时紧张发抖,到如今从容站在比赛现场,马云说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养成了长期学习的习惯,并且在学习中找到了乐趣和自信,“我希望能继续做好历史文化的守望者和传颂者,用心讲好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