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闪耀东天山 风帆正举破浪时

——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纪实

出版日期:2024-10-07   A18版●辉煌70年 礼赞兵团   新疆日报  

新星市天街步行街夜景(5月6日摄)。 □张国锋摄

新星市第三届草莓采摘文化旅游节暨花卉展览节开幕。图为游客在该市花贝花市选购花卉(1月20日摄)。 □赵宝山摄

走进兵团第十三师柳树泉农场光伏产业园区某公司光伏电站,一片片光伏板“波”光粼粼,如同大漠上的蓝色之海(2月14日摄)。 □赵宝山摄

位于兵团第十三师的新疆大安特种钢有限责任公司冶炼车间内钢花飞溅(9月8日摄)。 □聂超摄

新星市天河盈科智能云算力中心项目开工(8月3日摄)。 □骆新瑜摄

俯瞰新星市(9月9日无人机摄)。 □商凯旋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有着“红星部”之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六军十六师,穿过星星峡,进驻哈密,所到之处留下了“红星”的闪闪印记,也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的成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抢抓机遇,大力创新,围绕“两个壮大”,实施“两大工程”,着力推进“五个重点”工作,全力打造兵团绿色化工产业基地、兵团新型冶金示范基地、兵团综合能源发展基地,争当兵团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高质量发展基础更坚实

8月3日,新星市天河盈科智能云算力中心项目开工,该项目总投资50.13亿元,标志着兵团第十三师数字经济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迈出新步伐,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9月20日,新星市坤济煜达科技有限公司工业用高效节能管件及自动化控制设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签约暨开工仪式,在兵团第十三师红星二场举行。该项目计划投资9700多万元,项目完工后,可年产各类产品80万套,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

……

一个重大项目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重大项目便能释放出强劲的辐射带动作用,拉动地区经济蓬勃发展。

兵团第十三师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项目为王、项目引领、项目支撑”发展理念,紧紧围绕“项目是点、产业是线、经济是面”工作思路,将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确保重点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同时,常态化开展“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活动,发挥好项目联合评审、项目跟踪服务和考核、优惠政策兑现审批等工作机制作用,将“容缺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逾期默认”的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切实打造法治、诚信、高效、包容的营商环境,助推项目快落地、早达产。2024年,兵团第十三师计划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206个,总投资1215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61亿元。

随着一个个大项目签约落地投产,兵团第十三师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据统计,2023年,兵团第十三师实现生产总值179.8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1.97∶49.94∶38.09,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职工群众生活更幸福

“如今,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一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回忆起这些年生活的变化,兵团第十三师黄田农场9连职工茹仙古丽·吐尔迪深有感触地说。

茹仙古丽家以前除种了几亩核桃、养了十几只羊外,没有其他收入来源。连队党支部根据她家的情况,鼓励并帮助她依托哈密东疆夏宫·庙尔沟景区经营了一家农家乐,她的丈夫还被安排在连队的公益性岗位就业,自此,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近年来,兵团第十三师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扎实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惠及众多职工群众。“曾以为自己一辈子都要住在土坯房里了,没想到能搬进这么宽敞明亮的楼房!”聊起自己的新居,该师柳树泉农场1连退休职工衣拉英·司马义笑容满面。

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兵团第十三师同步推进实施一批民生工程,注重解决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职工群众享受到更为优质的就业、住房、养老、医疗、教育等服务,不断提升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3年,兵团第十三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8174元,连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582元。截至2023年底,该师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均达100%;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惠及全民,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医疗机构监督覆盖率、城乡较大规模集中式供水现场卫生监督监测覆盖率均达100%。

城市规划建设更出彩

自成立以来,新星市坚持以城市规划为“纲”,推动高起点布局;以项目建设为“要”,推动高标准建设;以生态建设为“基”,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城市管理为“本”,推动高水平管理,着力将新星市打造成为一座受人瞩目、充满潜力、彰显活力的希望之城,书写了一个团场小镇向军垦新城华丽转变的精彩篇章。

新星市的建设发展给职工群众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对此,兵团第十三师黄田农场职工群众最有发言权,这是因为,新星市中心城区正是黄田农场场部所在地。

“现在住的是楼房,出门坐的是小汽车,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当初艰苦奋斗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值得骄傲!”今年85岁的黄田农场退休职工李青春说。

从“路到头、水到头、电到头”的荒漠,到车水马龙的现代化城市;从要精打细算过日子,到鸡鸭鱼肉随时有、瓜果蔬菜四季鲜;从地窝子、毛驴车,到小洋楼、小汽车……李青春生活的巨大改变,每一个兵团第十三师人都能切身感受到。

“新星市的大开发大建设,不仅让团场职工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源源不断汇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乘着新星市建设的东风,组建成立劳务合作社、运输合作社、建筑合作社,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带动职工群众增收致富。”黄田农场党委副书记、场长冉宏彬说。

据统计,3年多来,新星市实施建设项目92个,总投资65亿元,截至今年8月底,累计完成投资31亿元。

兵团第十三师新星市党委书记、十三师政委杨宏斌表示,新星市将紧紧围绕“丝路支点、疆东门户、红色新城”的城市定位和“北望天山、中嵌绿城、南瞰大漠”的城市特色,坚持规划引领、以人为本、文化铸魂、产教融合、产城融合、景城融合的建设理念,坚持“红色新城、绿色崛起”的形象定位,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阔步前行。(赵宝山、谢增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