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扬云帆立潮头

——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纪实

出版日期:2024-10-07   A11版●辉煌70年 礼赞兵团   新疆日报  

在五家渠市将军纪念馆,来自五家渠第三小学的小小讲解员们正在接受讲解培训(2023年4月26日摄)。

在新疆某农业机械装备有限公司六行自走式打包采棉机生产线上,工人忙中有序,加紧生产(2022年5月24日摄)。

兵团第六师102团6连职工在辣椒地里采收辣椒(2023年9月22日无人机摄)。

兵团第六师奇台农场一万泉景区风光(7月15日摄)。

兵团第六师北塔山牧场风光电场(2023年2月21日无人机摄)。

五家渠市滨河公园一角(2021年6 月10日无人机摄)。

项目建设现场,建设者勠力奋战施工一线,抢抓施工黄金期,刷新施工“进度条”;生产车间内,耳畔机声隆隆,各条生产线全速运转;田野中,丰收的喜悦洋溢在人们脸上,农副产品销往五湖四海……

时间无言,实干有声。兵团成立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紧紧围绕师党委确定的“两区联动,一圈四链”产业发展思路,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有力推动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

从过去的边陲小镇,到如今的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国家园林城市、兵团文明城市……时光轮转中的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大地风光无限。

综合实力大步跨越

秋分时节遍地金。在五家渠经济技术开发区,新业能化、天鹅棉机、昆仑钢铁、现代石油……一个个现代化企业发展欣欣向荣,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产业。项目建设,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坚定不移贯彻落实“项目为王”理念,全力以赴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到这里投资兴业。

新疆新业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20万吨/年产BDO(1,4—丁二醇)二期项目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正在进行投料试车。

“项目投产后,上游带动甲醇的消耗,下游为氨纶和PTMEG项目提供原料保障,填补新疆氨纶市场的空白。”新疆新业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精细化工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王鹏飞说。

工业强则发展强,产业兴则经济兴。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突出新型工业化发展,全面实施招大引强和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全球最大的空冷机组热电机组、全球最大的单厂电解铝生产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氨基酸生产基地在工业园区落地;全国最大的肉羊生产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番茄生产加工基地在这里投产。截至今年8月底,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25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预计完成投资44.8亿元。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0%,70家规上企业完成工业产值287.1亿元。

兵团以农起家,农业是兵团的基础产业、优势产业。如今,新农人、新品种、新技术、新产业不断汇聚,为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现代农业发展插上翅膀,在平畴沃野中绘出了一幅幅好“丰”景。

“一部手机,就能装下田间大小事。”谈起农业生产信息化带来的好处,兵团第六师共青团农场5连职工陈栋兵赞不绝口。通过遥感技术,手机上能实时查看作物长势;通过大数据分析,可对气象、病虫害等进行提前预判预警;农技专家线上答疑解惑,网络一键下单购买农资……这些均因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农业产业化大数据平台的投入使用而得以实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昔日的戈壁荒原到如今的良田万顷,这句话在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目前,该师农业产业化大数据平台融合了农业生产全要素,实现数据、系统、资源有机整合,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和协调机制,促进信息化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服务水平,同时通过建立师、团、连三级数据采集管理机制,实现数据实时更新、实时监管,为农业生产提供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决策依据,为职工群众提供精准的农事农时服务信息,助力职工群众增产增效。

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宽敞笔直的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房前屋后花木扶疏;职工群众辛勤耕耘在田间;各地游客走进职工开办的农家乐品尝特色美食……走进兵团第六师各团场连队,仿佛进入了一幅幅富裕和谐的乡村美丽画卷。

兵团第六师新湖农场19连紧邻甘莫公路,连队依托交通区位优势,今年借助大漠春天生态园,以“夜经济”为契机,打造特色餐饮产业,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促进连队“夜经济”的发展。

“依托地缘优势,我们探索出了‘合作社+餐饮+个人’的发展路径,来增加职工收入。”新湖农场19连党支部书记杨忠平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兵团第六师各团场连队因地制宜、因连施策,立足产业发展,把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带动职工群众增收致富,大家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以前进出小区的道路坑坑洼洼,现在路修好了,我们出行方便多了。”9月13日,五家渠市天山南路社区青湖华庭小区居民李翠萍说。

李翠萍居住的小区由于建成时间长,地下管网老化,加上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影响居民生活质量。五家渠市天山南路社区党总支积极申请,五家渠市投入资金6200万元,对天山南路社区内老旧小区进行提升改造。

党的十八大以来,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施系列民生工程为切入点和着力点,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切实把发展成果落实到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上。

今年上半年,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实施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惠及居民3307户;实施全民健身补短板工程,投资1.85亿元建设体育公园和全民健身中心,改造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体育场地2600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84672平方米,城区绿化率达到42.3%。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把稳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开展就业援助活动,保障重点群体就业创业。2023年帮助1114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兜底安置338名就业困难人员,帮扶3366人次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紧紧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医保问题,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持续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服务水平,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86%和71.25%。医疗保障局多措并举,持续推动医保码全流程应用,构建医保便民服务新生态,目前,包括兵团第六师两家医共体、辖区药店在内的270多家医药机构已经实现融合支付一码应用。

“太方便了,动动手指,就可以在手机上完成预约挂号、门诊缴费、查询报告单等,不用抱着孩子一大早来窗口排队等候。”说起近年来的就医变化,居民冷先生深有体会。

千方百计兴产业,让职工群众腰包更鼓;

用心用情用力办好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实事……在增进民生福祉的画卷上持续“增笔添墨”,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

以文化人浸润心田

多年来,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公共文化设施从无到有,亮点倍增;文化活动日益丰富,精彩纷呈;旅游事业从单一发展到“旅游+”,增添无限可能。文化之“文”,每一笔都渗透进了这片土地。

“十一”假期,五家渠市将军纪念馆游人如织。朴素的将军服、掉漆的军用水壶,纺线用的梭子,眼前的一切让浙江游客曾庆国感慨万千:“一代代兵团人扎根边疆,栉风沐雨,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建设祖国、守卫边疆的赞歌。兵团精神永放光芒!”

红色,是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最鲜明的底色;红色文化,是兵团第六师历史发展最生动的注脚。近年来,兵团第六师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不断激发创新活力,将红色文化等巧妙地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中。

在全力做好红色文化发掘和传承的同时,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积极探索“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大力推进红色游、研学游等多业态发展,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以文旅融合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弘扬,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惠民演出、主题展览、非遗体验……文化惠民之风持续吹遍全城,各类惠民活动更是奏响了绚丽多姿的文化“大合唱”。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五家渠市将军街广场上人山人海,掌声此起彼伏。以“砥砺前行70年我与兵团共奋进”为主题的红旗农场专场文艺演出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舞台上,由职工群众创作、演绎的节目轮番登场,深深吸引着现场观众。

“晚会非常精彩,演的还都是咱们老百姓身边的事,说的都是咱身边的人,爱听爱看,只要演出我们都来看,还得早来呢。”看着职工群众在舞台上的精彩演绎,观众潘盼盼赞不绝口。

为了让文艺更好地服务职工群众,近年来,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以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为着力点,通过政府“搭舞台”、群众“唱主角”的形式,以基层文化活动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主要平台,充分挖掘辖区职工群众的艺术创作潜力,将“送文化下基层”转变为“基层有戏”,让职工群众成为文化活动中的“主角”,推动文化活动实现全员参与、遍地开花。

近年来,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确立“两区联动,一圈四链”发展思路,把酒店商圈,确定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22年7月15日,一万泉景区成功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今年7月15日,一万泉景区和江布拉克景区正式实行“一票通”制度,共建兵地融合创新型旅游示范景区,为游客带来了更加便捷、经济的旅游体验,树立了兵地融合发展的新典范。8月16日,青格达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授牌仪式在青湖御园举行,“国字号”旅游品牌的创建成功,实现了兵团第六师及兵团国家级旅游品牌“零”的突破。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乘着文旅市场强劲复苏的春风,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着眼市场需求和旅游产品供给,聚焦“游在新疆、吃住在兵团”的文旅发展定位,以郁金香文化旅游节品牌为引领,“以花为媒,以节会友”,辐射团场构建“一团一品”旅游节庆品牌体系,持续扩大文旅节庆品牌影响力,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郁金香文化旅游节、马术障碍赛、环湖自行车赛、微型马拉松赛、龙舟赛和荷花节、冰雪旅游节等活动,正成为兵团第六师文旅市场新的增长点,激发消费全新活力,带动旅游经济发展。今年1—8月,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累计接待游客381.6万人次,同比增长5.9%;带动旅游综合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4.8%。

回望来路自慷慨,再赴征程气如虹。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职工群众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和党中央对兵团定位要求的引领下,在自治区党委统一领导下,全面落实兵团党委工作部署,继续以奋斗者的姿态,凝心聚力、奋发进取,更好履行新时代兵团职责使命,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兵团实践,在建设美丽新疆、实现新疆工作总目标中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 (兵团第六师供稿 图片均由李华北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