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第二医学院举办2024年课程思政教学现场赛(10月20日摄)。 □农聪生摄
近年来,新疆第二医学院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积极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新格局,聚焦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医疗服务中心建设需求,在思想政治建设中持续用力、久久为功,鼓励大学生将个人成长的“小我”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的“大我”之中,2024届毕业生留疆就业比例达75%,其中疆外毕业生留疆率达42%,越来越多的新二医学子想要扎根新疆、奉献新疆,共同为建设美丽新疆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
新疆第二医学院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主渠道建设,坚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确定了4个方面21小项具体措施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通过集体备课、集体教研、实践研修等方式,丰富思政课程教学资源、强化思政教师政治建设和综合能力提升。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每门思政课程设有专门实践教学学时和项目。通过大学生思政课的“讲”、思政课微电影的“演”、红色书籍的“读”、红色电影的“观”、实地或VR展馆的“看”等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综合能力。连续6年持续开展“大学生讲思政课”“我心目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活动,并在“我心中的思政课”——第四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中获得优秀奖,让青年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思政教育的魅力。
新疆第二医学院坚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设立1个校级、12个院(部)级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有序推进各教学单位、专业、课程三级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充分挖掘各门课程内在的育人元素,将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取得的历史成就等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生动实践自觉融入课程思政,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推动形成课程思政院院有精品、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结合医学行业属性和医科院校特色,深入挖掘医科院校文化,强化医学教育育人功能,做到思政教育接地气、有成效。
“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
今年,新疆第二医学院联合克拉玛依市中小学30余名师生代表走进克拉玛依黑油山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沉浸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研学实践活动,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工作。
参观后,教师代表围绕“探源石油精神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现场开展了思政课教学,学生们通过老师多维度、沉浸式的讲授,深刻感悟一代代石油人经过沧桑岁月、风雨砥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并在现场知识问答和互动分享中,树立了上下求索、科技兴国的爱国志向。
克拉玛依黑油山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是新疆第二医学院校外“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之一。学校充分利用社会大课堂,建立了包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学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13个校外“大思政课”实践教育基地,通过实景实物教育引导学生,切实提升思政课亲和力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截至目前已有近万名学生参加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教学活动。
社会实践是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新疆第二医学院利用寒暑假和第二课堂,将实践环节与课程教育有机融合,有效衔接,打造校、政、医、企协同联动的实践育人机制,引导各族学生深入街道、社区、乡村等基层一线,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民情,传承奋斗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在专业学习、就业选择等方面有了更加明确的奋斗目标。参加义诊活动后,临床医学院学生陶怡佳有感而发:“医学不仅要学书本上的知识,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砺,用过硬的专业素质诠释‘厚德博学精医致用’的深刻内涵。”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
新疆第二医学院官网和官微发布的“我心目中的思政课”系列微视频特别受学生欢迎。视频《青春之歌》中,李航空、尼亚孜艾力·麦麦提艾力等学生以大家暑期社会实践进村开展卫生健康科普为切入点,通过一系列与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点滴故事,引导同学们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扎根西部、勇担重任。
在日常思政教育中,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团活动等方面多层次、多形式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以重要节日和纪念日为切入点,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积极开展“百部经典电影”“经典名著”“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厚植青年学子文化根基。
近3年,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3万余人次,参加文体活动获得自治区级及以上奖项177项。学校充分发挥学生社团育人功能,加强社团建设,开展星级社团评比,配齐配强社团指导教师。统筹克拉玛依市优势资源,引进陶笛社、茶艺社、民乐社等传统优秀文化社团,对接市绿丝带志愿者协会、市文联等校外单位、团体,初步构建了校内外联合办社团的新格局。学校还通过积极搭建科技活动平台,推进科学家精神进校园,为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交流平台,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协同育人赋能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
新疆第二医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立“大思政”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构建学校“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
学校领导带头讲思政课、听思政课,联系思政教师,积极对接校外资源,构建全员育人体系,形成育人共同体。
锚定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新疆第二医学院探索医疗健康数字化新兴交叉学科建设,2022年成功申报并获批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学校签约挂牌13家非隶属附属医院,完善65家教学实习基地同质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初步构建了“学校+教学医院+实习医院+产学研基地”的实践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成效逐年提升。
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新疆第二医学院持续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特别是建强配齐了思政教师队伍,近3年引进思政教师、辅导员37人,建设了一支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教师队伍。
对外合作不断升级。根据发展需求,新疆第二医学院积极寻求国内知名高校帮扶支持,借智借力提升学校办学能力。与重庆医科大学签署对口支援协议,为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搭建能力学历提升平台等方面提供援助;与上海健康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人才培育、共建科研平台等方面达成合作意向。
就业工作精准高效。不断健全“就业思政”工作体系,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价值引领功能,通过积极宣传推介国家和地方的就业政策,鼓励青年学子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2024年,37%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较2023年提高8%,为我区基层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保障。
展望未来,新疆第二医学院将继续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紧紧围绕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坚持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引领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应用型医学人才。
(别悦卿、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