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张艳芳 通讯员 闫玉礼
“现在县医院有了透析设备,我再也不用来回坐3小时车去阿图什市就医了,县里还减免了费用,真是解决了我的大难题!”9月8日,乌恰县吉根乡萨哈勒村村民阿布来提·库热紧紧握着该村党支部书记韩龙的手,难掩激动。今年初,阿布来提在“四说”活动中反映的就医诉求,经多方协调很快落地,更多像他一样的患者在家门口就能接受治疗。
乌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郭子民介绍,“四说”即:说事、说账、说人、说法。活动的创新开展,旨在解决群众诉求响应不及时、治理力量联动不足等问题,搭建起干群互通的连心桥,精准收集民意、高效破解难题,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事无大小,说出来就有回音。”这是群众对“说事”活动的真切感受。过去,大家有诉求常因场合限制或心存顾虑难以表达。如今,“议事小院”“网格议事会”多了,现场说、电话说、微信说等渠道畅通便捷,让诉求表达融入日常,真正实现“件件有记录、事事有回音”。
今年初,乌鲁克恰提乡牧民托克逊·托合塔洪在“草原说事会”上提出玉其塔什草原如厕难,无法满足游客及本地群众需求。不到20天,3座新厕所就竣工投用。截至目前,全县共收集意见建议940余条,采纳解决率达81%,其余也在积极推进。
村集体资金流向哪里?惠民补贴如何发放?这些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通过干群共“说账”一一明晰。乌恰县采用口头通报、图文图表等形式,公开财政拨款、集体资产、惠农政策落实等明细,把“糊涂账”变成“明白账”。
在乌恰镇巴格恰社区党群物业联席会上,面对居民对物业收支的疑问,交叉任职的社区干部当场逐条释疑,既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更在“算账”过程中拉近了干群距离。
“人”有标杆,正气自然蔚然成风。“说人”不仅是讲故事,更是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利用周一升国旗、技能培训等契机,乌恰县的致富能人、模范人物走上台,用亲身经历讲述奋斗故事,引导群众崇德向善。“这些榜样让我明白,幸福生活要靠双手奋斗出来。”铁列克乡村民提列克别克·迪力苏亚尔感慨道。
“目前,全县已表彰遵守村规民约等各类先进典型680余名,还引导一些曾游手好闲的村民转变观念,通过园区务工、开办作坊等实现增收。”郭子民说。
干群“说法”则为依法治理注入动力。县里组织240余名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通过“现身说法、以案释法”普及法律知识、培养群众法治思维。
不久前,吉根乡个体户阿某驾车不慎撞死牧民的羊,双方就赔偿产生分歧,“法律明白人”依据《新疆农村普法实用二百条》耐心调解,最终化解纠纷。今年以来,全县开展法律宣讲165场次,2.2万人次参与,帮助27名群众维权,法治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将群众的“急难愁盼”变成干部的“心头大事”。郭子民表示,将深入推进“四说”活动,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诉求中温暖民心,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